“坚守在一线”系列报道⑤丨幕后尖兵 助力“疫”线精准诊疗——记铁医放射科及超声科团队
清廉医院•清风廉语
挡不住红包回扣的诱惑,
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编者按】随着国家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向医疗救治,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全力收治新冠病人,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在这场生命保卫战中,有两个“幕后”科室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就像临床医生的“眼睛”,为临床治疗提供精准诊断报告。本期让我们听听放射科和超声科的“疫”线故事。
01
疾病“侦探”坚毅守护
“我们是临床诊断的‘侦察兵’。放射科虽然是医技科室,但高质量的影像诊断信息对临床治疗决策至关重要”。柳铁中心医院放射科党支部书记黄可祥说,自去年12月20号以来,医院发热患者猛增,每天有大量患者到放射科做CT检查,查看肺部是否存在病变,以便临床医生能够及时准确掌握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感染高峰期,放射科单日最高CT检查人次达458人次,单台CT日检查量达200多人次,是平时日工作量的两倍多。
该科技术组组长何长广介绍,面对暴涨的检查需求,为了保证患者当天预约就能完成检查,科室对人员排班进行调整,每台CT机配备两名技师和一名护士。大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检查,减少病人等候时间。同时,安排经验丰富的护士密切观察候诊患者,若有人病情发生变化立即优先安排检查。为保证CT图片质量,对于年纪大于60岁呼吸配合不佳的患者采取从下往上扫描以减少呼吸伪影干扰。
从CT扫描到发出诊断报告,必须经过一道至关重要的流程——阅片。作为放射科诊断医生,每天要阅读几十万幅黑白影像,不仅要从中精确找到病灶,还要结合临床病情及时准确作出诊断。特别是对于高龄、基础疾病多,扫描部位多,病情复杂的患者,每次阅片出报告都是需要精力高度集中的高强度工作。
疫情放开后,面对患者检查量猛增,诊断医师工作量大的压力,放射科严格实行双签名制度,确保每一份报告都经高年资医生审核把关。遇到疑难或全院会诊病例,还要与科室主任共同讨论,尽可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影像诊断报告。
当第一波感染潮袭来时,科室有不少人出现了相关症状,但没有任何人掉队。大家轮流坚守岗位,每天加班到晚上八九点是常事,党员更是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该科副主任兰庆茂说,担心回家儿子被感染,诊断组组长黄宇干脆就住在科室,以科室为家。科室主任吕亚萍把控全局,及时了解科室人员健康状况,合理协调各岗位工作,保证工作有序进行。
02
幕后“超人”忘我“战疫”
1月11日上午,在超声科各个检查室里,医生们正在操作各种仪器,为患者进行检查。候诊大厅里,不少病人正在等待叫号。
该科副主任蒋云秀介绍,最近一个月来,每天需要检查的患者比平时翻了一倍,且平均年龄7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居多,基本都有基础疾病,被家属用轮椅推来。为了减少候诊时间,科室团队成员每天早上7点多就赶到医院开机做检查,一直到晚上9点多还在为患者写报告,一心只想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病痛。尽管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刚刚“阳”过,症状转轻后就立即返岗。
前几天,一位百岁老人因新冠发高烧合并心脏病等多种基础疾病,被送进医院ICU,无法外出做检查。科室根据接诊医生请求,立刻安排诊断医生推着便携超声仪来到病床边,在一堆管线中见缝插针为老人做检查,并很快出具心脏超声检查报告,使得老人及时得到有效治疗。
“仪器便携是我们的一个长处。”蒋云秀说,这段时间,他们每天都安排医生推着可移动超声机全院跑,直接到病床边给重症患者做超声检查。除了方便,超声检查没有辐射,可重复;在一些检查中还具有不可替代性,比如检查胎儿等。
03
精准医疗影像先行
精准医疗,影像先行。尽管放射科和超声科不是一线临床科室,但在救治新冠病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设备“透视”病人的身体,为临床医生找到病灶,为治疗提供“指引”。
在社会刻板印象中,超声科和放射科的医务人员就是“拍片子的”,相对临床医生来说“默默无闻”。“其实要当好诊断医生并不只是会操作检查仪器就行了。蒋云秀表示,他们要像全科医生那样,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各临床学科知识、影像学等都要学。而且,现在这两个科室都已开始临床化,可以开展一些介入治疗,已经不再只是过去的辅助科室,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兰庆茂说,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他们一如既往,全力做好临床“侦察兵”工作,保健康、防重症,全院上下一条心,凝心聚力,全力以赴守护患者“生命线”。当看到越来越多的患者康复出院,医者仁心的职业获得感油然而生。
—END—
图文|熊晨晨张自然石红星(南国今报)
编辑|张自然
科室核稿|兰庆茂黄可祥蒋云秀
责任编辑|史雅男
审核发布|马武昌
下一篇:春节放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