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上有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博士后获5项博士后项目资助
近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发布通知,公示了2021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简称“博新计划”)、第69批面上资助、第3批特别资助(站前)、第14批特别资助(站中)拟资助人员名单。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拟获得资助项目一共5项(4人),表现出色。
国家创新人才计划
“博新计划”是一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每年遴选400名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国家给予每人两年60万元的资助,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简介
面上资助是给予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或补充经费。由专家通讯评审确定资助对象。资助标准分为一等和二等。自然科学资助标准为一等12万元、二等8万元;社会科学资助标准一般为一等8万元、二等5万元。对从事基础研究和开展创新研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适当倾斜。
特别资助(站前)是为吸引新近毕业的国内外优秀博士进站,在自然科学前沿领域从事创新研究实施的资助。由专家会议评审确定资助对象。2021年全国资助400人,资助标准为18万元。
特别资助(站中)是为激励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增强创新能力,对表现优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实施的资助。由专家会议评审确定资助对象。2021年全国资助约800人,资助标准为自然科学18万元,社会科学15万元。
近年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高度重视博士后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持续加大博士后工作支持力度,修订完善博士后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并针对博士后培养的薄弱环节出台一系列方案,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学术氛围。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医院“十四五”完美开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詹伟祥
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博士后在站,合作导师为邓艳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结直肠癌复发与转移等相关领域。以第一/共一作者在CellResearch,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等杂志发表论文3篇。
宫勇
骨科临床博士后、医师、助理研究员,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硕博连读)。博士后在站,合作导师为骨科潘滔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骨组织工程及骨退行性疾病,发表高水平5篇,发表TERMIS国际会议论文摘要2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广州市科技计划1项。
段鑫
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期间在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系进行联合培养,主要从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癌症异质性和生物医学影像方面的研究。现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博士后,合作导师吴小剑主任医师。目前已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提出了多种基因组学数据的癌症异质性分型的新颖算法,在生物影像处理方面,开发了基于影像数据的人工智能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已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并被该杂志作为封面主页报道。
钟敏儿
医学博士,2020年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取得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博士后,合作导师吴小剑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是结合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探索结直肠癌异质性、开发用于精准治疗的诊断及预后分子标志物。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EBioMedicine等杂志发表论文6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科研基金项目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