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雪】冬季保养得宜,来年开春不生病!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时间一般在公历每年的12月7日或者8日。“节气今朝逢大雪,清晨瓦上雪微凝。”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介绍到:“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北方下雪的可能性大增。此时,对于身体虚弱的人而言,此时也更加易感,除了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外,更需注重适时养生。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妇孺国医堂#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
这款节气靓汤
去皮羊腿肉500克,白萝卜200克,胡萝卜100克,蒜、盐、姜各适量。
1、白萝卜、胡萝卜分别削皮,切成块,姜切成片,葱切段,羊腿肉切成块,放入开水锅中焯尽血污,捞出洗净。
2、砂锅置火上,放入羊肉,加清水、生姜,旺火烧沸,撇去浮沫,转小火炖至羊肉酥烂,放入白萝卜、胡萝卜,继续炖至萝卜酥软,撒入葱末调味,盛入汤盆即成。
羊肉在《本草纲目》中,是被称为“补元阳益气血”的上佳补品。冬季吃羊肉可驱散寒冷、温暖心胃。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黄帝内经》中这样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意思是大雪时节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据《逸周书·时训解》记载,大雪有“三候”:
鹦鴟,音he、dan,夜鸣求旦之鸟,亦名寒号鸟,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躲进巢穴里不出来,也不再鸣叫了。
是说此时是阴气最盛的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因此到了发情期,就要开始交配,繁殖后代。
荔挺为兰草的一种,是说此时荔挺这种小草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很多市民想趁此时滋补下身体
那么大雪养生究竟该怎么养?
一起来看看吧!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进补的好时节。不少人片面地认为,进补就是多吃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其实,进补是要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温寒等综合调养以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
01.藏身体、藏精神、藏气血:
藏身体:适当减少户外活动,以免消耗过多的阳气。同时做到早睡晚起,补充足够的阳气。藏精神:放松精神,舒畅心情,不焦虑,保持心态平和。藏气血:减少劳作,大雪节气之后的寒冷会让气血流通不畅,这时候过度的劳作常常会使我们抵抗力下降,引发疾病。
02.防寒保暖不可少:
暖头:中医讲头为“诸阳之会”,也就是说全身的阳气聚集在头部,所以头部保暖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来说,保护头不受凉就是个特别重要的事,头受凉了,轻则感冒、头痛,重则可能诱发脑血管疾病,造成中风。所以,中老年朋友出门戴帽子保暖是非常必要的。
暖头
:中医讲头为“诸阳之会”,也就是说全身的阳气聚集在头部,所以头部保暖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来说,保护头不受凉就是个特别重要的事,头受凉了,轻则感冒、头痛,重则可能诱发脑血管疾病,造成中风。所以,中老年朋友出门戴帽子保暖是非常必要的。
暖足
:脚处于我们整个血液循环的末梢,本来血液供应就偏少,寒冬季节全身气血流通不畅,更容易导致足部受寒。要保持全身尤其是下肢的温度,根据温度适当穿秋裤、毛裤,袜子、鞋,也要尽可能厚实。
暖肺: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易受外邪。大雪隆冬时节,天气寒冷,雾霾频发,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雾霾天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
03.大雪进补对症适量
冬季进补应该补一些富含蛋白质、高热量、易于消化的食物,但有三高的人群要适当控制,量出为入,消耗多,就多补点,消耗少,就少补点。
素体阳虚的人群,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经常感冒、口淡不渴等;可吃些温热性食物来保暖,如羊肉、虾、韭菜、胡桃肉等,而鸭肉、香蕉、黄瓜、梨、绿豆、冰糖等凉性或寒性的食物则最好少吃。
素体阴虚的人群,表现为低热、手足心热、舌红少苔、大便燥结、夜里易出汗、睡眠不佳等;此类人群需要和温热性的食物保持距离,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类如山药、百合以及甲鱼、黄鳝、泥鳅、淡水鱼、鸽子等是最佳选择。
04.补肾阳:
冬天由于天气寒冷,平时多晒太阳的话,可以使人阳气畅达,气血流通,保持体温,从而增强抵抗力。不过要注意的是,中午12点—2点的阳光比较猛烈,最好不要这个时候暴晒,以免让皮肤过度干燥。
05.御寒也要养阴:
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以,在保暖御寒的同时必须注意养阴,固护身体的阴津,以防上火。
养阴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多摄入水分,具体可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喝水,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量。虽然天气寒冷,平日出汗较少,但人体维持正常新陈代谢所需的水分其实并不比夏季少,没有肾脏方面疾病的人每日饮水量应不少于2000毫升。其次,可以适当吃些滋阴作用的食物,如藕、雪菜、梨等。还可以在滋补时增加冰糖、百合等甘润的食物,以起到“灭火器”的作用,防止身体上火。
供稿:中医科温晓华
编审(二级):健康教育科杨艳莉
审发(三级):
党委办公室
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