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患重病反复腹痛6年,胃肠外科医生三次手术助其摆脱疼痛
6年来,反复的腰酸腹疼、发热、腰部皮肤破溃流脓、消瘦......
明叔的生活被笼罩在了病痛的阴霾里,瘦弱的妻子带着他四处寻医问药,辗转了省内多家医院,医生们给出的诊断都是明叔患了复杂的肠内瘘。
手术难度太大而且风险极高,建议给予保守治疗。
但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明叔的病痛时好时坏,反反复复,一直围绕着他,随着病痛的发展,明叔日渐消瘦,精神和肉体备受折磨。
今年年初,明叔到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这一次他的病情比以往更加严重了,CT检查提示直肠上段-乙状结肠-降结肠末端肠壁增厚、肠间瘘形成、增厚肠管周围大量渗出累及右侧输尿管中段、右侧输尿管中上段及右侧肾盂积液扩张、腰大肌脓肿、盆腔-骶前脓肿、骶管-右侧腹膜后脓肿,加上患者重度营养不良,病情十分复杂。
在远程多学科疑难病例会诊(MDT)的支持下,消化内科蔡先彬主任医师组织了远程多学科病例讨论(MDT),邀请了院内外多名专家讨论治疗方案,经讨论治疗建议是先进行保守治疗及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再分期手术治疗。胃肠外科一区的李欣欣主任医师协助制定具体手术方案,李欣欣主任医师结合病例的具体情况,为明叔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手术方案。明叔和妻子得知了有做手术的希望,喜出望外。
4月27日,李欣欣主任医师团队为进行了方案的第一步:腹腔镜回肠造口术,通过回肠造口术将粪便改道,使粪便不再从肠瘘处漏出,辅以抗感染及营养治疗,盆腔及腰部软组织的感染则得到很好的控制。第一步方案进展顺利,患者腰酸腹痛及发热逐渐缓解,白细胞、白蛋白等指标均恢复正常范围。
7月31日,手术团队按计划进行第二步方案:膀胱镜下右侧双J管置入术+腹腔镜中转开腹粘连松解术+小肠结肠瘘管切除+小肠节段切除+乙状结肠切除术,经过手术团队不懈的努力,终于把明叔病变的肠管、瘘管全部切除,术后明叔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体重增加20斤。
10月,终于等到了最后一次手术:回肠造口回纳术,手术顺利,术后在胃肠外科一区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明叔无明显术后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
长达6年的病痛终于得到解决,出院时刻,明叔握着李欣欣主任医师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家属还特地为医疗团队定制了锦旗。看着重获健康的患者,看着重获阳光的家庭,医疗团队的人员也十分欣喜。
近年来,随着病人数的增加、手术量的增长,胃肠外科一区治疗团队在各种罕见疾病、疑难病例的诊疗水平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走在粤东领先水平,造福粤东百姓。
汕大附一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微信订阅号:汕大附一院健康促进
微信小程序: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本公众号致力于科普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
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