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学堂】新生宝宝口吐泡泡,正常吗?
暖暖(化名)宝宝出生才5天,妈妈发现她最近两天吃奶量突然减少了很多,嘴巴在一直玩口水泡泡,不哭不闹,总在睡觉,间中还有点低烧。妈妈不太放心,于是带着她来到了茂名市中医院,找到了儿科谭淑文主任,经过检查后被诊断为“新生儿肺炎”,很快住进了新生儿病区进行治疗。谭淑文主任及张雪君护长为首的强大医护团队,马上根据暖暖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精准的治疗方案:静脉给药抗感染、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定期翻身拍背、体位引流、补充充足的营养,再配合感觉统合治疗及小儿推拿等全方位的呵护。一周后,暖暖宝宝康复出院啦!暖暖妈妈非常高兴,激动地握着张雪君护长的手说:“还好当初没有听信老人的话,说什么孩子口吐泡泡是要下雨了。谭主任说如果再耽搁几天,孩子有可能会并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非常感激您们,我的宝宝可以这么快恢复健康。”
“口吐泡泡”在小宝宝中很常见,但是这个常见的症状可以是正常生理表现,也有可能是小婴儿患病的一个病理表现,本期育儿学堂,和大家探讨一下:
新生宝宝口吐泡泡,正常吗?
如何区分新生宝宝口吐泡泡,
是否正常?
新生宝宝口吐泡泡多为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这是因为新生宝宝由于口腔的吞咽功能还不是很完善,当有唾液分泌,但又不能及时吞咽下去时,就会出现吐泡泡的现象,此时吐出来的泡泡多为清亮的,而且宝宝也无其他特殊不适。但如果小宝宝口吐泡泡的同时,还伴有呛奶、口周发青、进食减少、精神变差、发热、惊跳、咳嗽痰鸣或者呼吸困难等表现,这可能是肺炎的症状。在现实中,新生儿肺炎的这种早期信号,往往容易被家长忽视。
为什么新生儿肺炎早期常表现为
口吐泡泡呢?
从解剖结构来看,新生宝宝的气管是又短又窄的,呈一种漏斗状,呼气时肺内的气体通过狭窄的气管冲出,如果此时肺部有感染,气体通过污浊痰液时可产生泡泡,这种泡泡多为粘粘的,不易消失。另外,新生宝宝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咳嗽反射尚未完全形成,在出现呼吸道感染后,还不能像大一些的孩子一样能出现咳嗽反射,或只是偶尔能听到几声咳,所以,口吐泡泡,是新生儿肺炎早期非常有价值的一个症状,应该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如果又再加上有出现上述提到的呛奶、口周发青、胃口变差、精神变差、呼吸困难等现象,则建议及时送往医院以排查肺炎的可能。
新生儿肺炎不及时治疗的危害?
新生儿肺炎如果如果得不到及时、规范、彻底的治疗,有可能会造成病情反复或加剧,甚至诱发其他并发症,如败血症、心功能衰竭、脓胸、肺脓肿、心肌炎或脑炎等,再严重一些的甚至还可威胁到孩子的生命。因此,对小宝宝的肺炎,要做到及早识别、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如何预防初生宝宝患上新生儿肺炎?
1、出生前:母亲孕期应预防感染,做好孕期保健,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绒毛膜羊膜炎或胎盘炎的孕妇在生产前可以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分娩过程中尽量减少阴道指检,减少宫内感染的机率。
2、出生后:坚持母乳喂养:母乳里含有适合宝宝所需要的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这种特有的活性物质,能阻止有害细菌和病毒在宝宝尚未成熟的身体里滋长,提高宝宝对外界病毒的抵抗能力,因此,宝宝出生后,建议前六个月最好是能做到纯母乳喂养。
3、注意新生宝宝居室环境的通风换气,父母或其他照料者在接触新生宝宝时最好先洗洗手,并注意宝宝用具的清洁卫生,在宝宝抵抗力还较差的新生儿期,尽量减少亲朋好友的访视。
4、尽量避免新生宝宝与呼吸道患者接触的机会,密切照料者感冒后,应注意戴好口罩。
5、宝宝如有其他部位感染,比如脐炎、皮肤感染等,要及时到医院治疗,避免病菌发生扩散。
总之,如果小宝宝口吐泡泡,还同时伴有呛奶、口周发青、胃口变差、精神变差、发热或者呼吸困难等表现,则要提高警惕,它也许是肺炎发出的一个信号!新生儿肺炎重在预防、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