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丨钟南山院士团队线上开讲,为慢阻肺患者支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患病周期长、反复急性加重、有多种合并症,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
2022年11月16日(周三)是第21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肺系生命”,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公众对于慢阻肺的疾病认知,加强其对慢阻肺长期管理的认识,达到改善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目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院士将率“南山名医团”多学科专家,联动全国各省市60多家医疗机构进行线上科普宣教活动。
11月16日下午16:00
“南山直播间”准时开播
长按下方海报,识别二维码
预约观看“南山名医团”大讲堂哦
钟南山院士团队与您线上相约
精彩内容提前知
致辞专家:
钟南山院士
陈荣昌教授
李时悦教授
慢阻肺患者如何居家康复锻炼
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达13.7%,60岁以上人群的慢阻肺患病率高达27%,总患病人数为9990万,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要大幅提高居民的慢阻肺知晓率,加强慢阻肺的早期筛查,注意预防急性加重,提高基层慢阻肺防控能力。"
那么,慢阻肺都有哪些高危因素呢?怎样才能做到慢阻肺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呢?慢阻肺都有哪些临床症状?慢阻肺患者如何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怎样的排痰方法有助于慢阻肺患者缓解症状?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郑则广教授团队常年致力于慢阻肺的治疗和科研工作,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将在直播时间为大家详细介绍慢阻肺相关的防治科普知识。
此外,郑则广教授团队还将带来适合慢阻肺患者居家康复锻炼的进阶康复操示范,手把手教您学习如何在家里面就可以进行康复训练的技巧。
主讲专家:郑则广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主任医师
现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COPD学组副组长等职务,开发郑氏多功能呼吸康复排痰阀、呼气峰流速仪、加温加氧超声雾化仪、适合危重症患者的郑氏卧位康复操,获2003年度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连续4次获得广州市职工发明创新大奖赛2009年第一届、2011年第二届、2013年第三届和2015年第五届优胜奖;2017年度荣获中国康复医学科技成果奖三等奖;2018年入选广州市医学重点人才;2018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9年获中国优秀医师、广州市高层次人才(优秀专家)称号。
专业方向:
擅长慢阻肺诊治、呼吸康复治疗和误吸等方面的诊治。
中医推荐试试食疗和传统疗法
中医将慢阻肺定义为“肺胀”,在《黄帝内经》中提到:“肺胀者,虚满而喘咳。”主要以“咳、喘、痰、胀”为主要特征,这是由于复感外邪、久病肺虚而致。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通过规范的治疗是可以有效控制急性期的发作。在慢阻肺的缓解期,患者最常见的体质表现分为三种,包括肺虚、脾虚、肾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夏鑫华主任建议,根据体质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康复和养护,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更加有利于病情的稳定和控制。除了常规的用药治疗之外,还可以搭配中医食疗、传统疗法等,有促进疗效发挥、缓解不适症状的作用。
那么,这三种体质分别有哪些症状和表现呢?中医传统疗法里面的艾灸、天灸、针灸又适合于哪些慢阻肺患者呢?
在世界慢阻肺日直播活动中,中医科夏鑫华主任将为大家从中医角度讲解缓解期慢阻肺患者的调养,并推荐了五款食疗方,不妨跟着中医专家一起学习。
主讲专家:夏鑫华
教授,中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中西医结合病区主任。
2016年入选“广州高层次卫生人才”称号;2017年获第3届“羊城好医生”称号;2018年获“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称号。
专业方向:
临床上擅长运用经方、时方防治内科、儿科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疾病,湿阻、失眠、焦虑等各种常见病、疑难病。
慢阻肺患者容易骨质疏松吗?
据统计,慢阻肺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生风险是正常健康人群的3~4倍,慢阻肺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发生率约为35.1%。
容易诱发慢阻肺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原因大概包括:
第一,全身性炎症反应,肾脏受损后会影响钙的吸收及钙磷代谢,导致骨密度下降;
第二,慢阻肺患者普遍使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会促使成骨细胞凋亡和骨质流失;
第三,很多慢阻肺患者都有吸烟的习惯,这对骨矿物质含量具有不利影响;
第四,据统计,慢阻肺患者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高达58%,这是由于不少慢阻肺患者活动受限,比较少户外活动和晒太阳,紫外线吸收少,导致维生素D下降,进而钙吸收量减少;
第五,慢阻肺患者常见的低氧血症容易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刺激破骨细胞生成,加快骨质流失,使得骨密度下降而诱发骨质疏松;
第六,慢阻肺病的患者群体大多数是老年人,而这部分也正是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骨质疏松症患者极易发生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髋部骨折因其致残率、致死率高而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而且发生再骨折风险极高,可能出现在全身多个部位。
那么,如何能够帮助慢阻肺患者提早发现和预防骨质疏松症及相关的骨折呢?一旦发生了骨折又该如何处理和治疗呢?哪些朋友应该去进行骨密度测定呢?
骨科卢伟杰主任将在直播中为慢阻肺患者朋友们支支招,如何防治老年人群高发的骨质疏松症。
主讲专家:卢伟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骨科主任、关节外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部主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与关节分会委员会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中国部关节学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关节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医学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关节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创伤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首届南粤好医生暨第三届羊城好医生。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常务编委、《广州医科大学学报》编委。
专业方向:关节外科(尤其擅长人工髋、膝关节的置换和翻修手术)、四肢关节骨折、骨病和骨肿瘤、骨质疏松的外科治疗。主治:骨关节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先天性髋内翻、臀肌挛缩症、弹响髋、关节结核和化脓性关节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关节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椎炎累及髋膝关节、四肢和关节的骨折与骨肿瘤、肿瘤样病变、骨质疏松症等。
慢阻肺患者容易得糖尿病吗?
作为两种常见慢性病,糖尿病患者约10%合并有慢阻肺病,共病情况值得重视,有数据显示,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6%,而肺功能正常的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
慢阻肺和糖尿病,一种是呼吸道慢性疾病,一种是代谢性慢性疾病,两者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关联,但实际上,经过大样本的人群研究表明,慢阻肺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增加(即使在轻度慢阻肺患者也不例外),同样,糖尿病也是罹患慢阻肺的高危因素。
慢阻肺对糖尿病会有哪些影响?为什么说糖尿病患者容易得慢阻肺呢?如果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怎么办?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陈小燕主任将在直播期间,讲解慢阻肺患者血糖异常的原因及防治。
主讲专家:陈小燕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南山学院内分泌模块教研室负责人、“羊城好医生”“岭南名医”。
广州市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委、广东省保健协会糖尿病分会主委、甲状腺保健分会副主委、广东省营养学会公共营养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代谢与内分泌分会副主委、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更年期健康分会副主委。
专业方向:
擅长各类型糖尿病的诊断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干预;各类型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综合征、肥胖以及代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症的诊治;内分泌性高血压、血脂异常、失眠、排尿异常、月经失调、性发育异常、毛发异常、浮肿以及关节痛的诊治。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院四区)
▲沿江院区
(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路151号)
▲海印院区
(广州市海珠区康大路1号)
▲大坦沙院区
(广州市荔湾区桥中中路28号珠江大桥旁))
▲珠海横琴院区(建设中)
责编:
阿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