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吕景山来惠再收3名传承弟子
点击了解强院“三大战略”
11月4日,我院举办国医大师吕景山“吕氏对法”临床应用研修班暨收徒拜师仪式。仪式由常务副院长刘海全主持。
2015年12月,国医大师吕景山在我院设立广东省首间吕景山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并接收了四位弟子,经过三年的努力,“吕氏对法”得到传承发扬
仪式上,党委书记邓宗启指出,在全院上下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潮的时候,在建设国家中医重点特色医院关键时刻,在深入贯彻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之际,国医大师吕景山及其团队吕玉娥等专家,又一次莅临医院亲临指导,医院三位名医拜师,结下师徒情谊,让全院上下倍感亲切、深受鼓舞。这些关爱对于推进医院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振兴中医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指出,一是国医大师多次远道而来,尤其在88岁高龄之际,与团队长途跋涉又一次亲临指导,充分体现出对医院的大爱与帮助。二是在吹响向中医进军的冲锋号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传承创新学术思想。吕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60余年,造诣极深,独创的“对穴”、“对药”理论,精湛的临床诊疗技术。这些告诉我们,要学习他刻苦钻研、永攀高峰的奋斗精神,要学习他医德高尚、治学严谨的敬业精神。三是吕景山国医大师在高龄之际收徒,团队无私奉献,毫无保留把核心思想和技术又一次传播。对于激励广大员工勇攀高峰、无私为民服务,催人奋进、振兴中医,带来了极大的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对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委副书记、院长扶玲在致辞中表示,2015年我院设立了广东省首个吕景山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搭建起了吕景山教授临床经验交流和学术思想传播的平台,吕景山教授学术思想在惠州开花结果,在中医药诊疗服务、传承创新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吕老是我国中医界的泰斗,学术造诣独树一帜,有着极高的业界声望。今日再次莅临指导,将对医院学术传承与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她对传承弟子们提出殷切期望,一是要学习吕教授敬业奉献的精神,继其衣钵,承其重责,传承好吕老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造福百姓健康;二是要学习吕教授求真务实的精神,始终做到心系患者,践行初心;三是要学习吕教授精益求精的精神,从典籍和实践中汲取营养、善学巧学,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常务副院长刘海全主持
吕景山教授表示,三位新晋传承弟子,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医传承与创新发展,砥砺钻研,传承中医传统精髓,并融会贯通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坚定不移地将中医药学这一文化瑰宝传承好、发扬好,助推惠州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现场与会人员的见证下,骨伤科学主任中医师徐振文,中医内科学副主任中医师钟耀忠、副主任中医师凌家生向国医大师吕景山敬献拜师帖、行拜师礼,奉拜师茶,献拜师花,以传统庄重的拜师仪式表达诚挚的求学之心。
拜师仪式后,进行了2022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国医大师吕景山教授“吕氏对法”临床应用研修班。
国医大师吕景山简介
吕景山教授是第二届国医大师(山西首位),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届山西名医,山西省中医管理局高级顾问,中国著名针药结合大家,第三、四、六、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针灸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医针灸”传承导师。
吕教授师从“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60余年,出版论著十余部。其中,总结整理出版的《施今墨对药》,填补了1400多年来药对配伍专辑的空白;独创针灸“对穴”理论,发明“无痛进针、同步行针法”,为针灸学的研究和发展创新了思路。《施今墨对药》和《吕景山对穴》被译为日文、韩文等多个版本,并在英、美等国设有传承工作站,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2014年8月被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同年分别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和“感动山西”特别奖,2018年荣获山西省医师奖等荣誉。
供稿|科研教育部陈玲玲
主编|李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