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的微笑——记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你看不见的温情瞬间
小海(化名)是一个拥有明亮双眼的小男孩,他的眼神,清澈明亮;他的笑容,纯真无邪。年仅3岁的他,如果没有“脊髓型肌萎缩”的痛苦折磨,本该是一个快乐的小天使,无忧无虑地生活。“脊髓性肌萎缩”是一种染色体遗传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麻痹与肌萎缩。因为疾病的进展,现在的他,无法自主行走、吃饭、穿衣,哪怕是一声咳嗽、一次吞咽、拿起一个小小的玩具车都非常吃力。因为合并了重症肺炎,这个小天使降落到了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专科。
为了照顾病重的孩子,小海的妈妈抹去泪水、辞去工作,不分昼夜守候。而小海的爸爸,掩去哀伤、挺起肩膀,独自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
病房外,是守护,是祈祷;
病房内,是希望,是担当。
从出生就开始遭受疾病百般折磨的小海,依然勇敢、坚强。哪怕小小的双臂只能轻微平移,他依然会用无力的小手向大家展示他最喜欢的小卡车;哪怕呼吸困难、身体虚弱,他依然会用时而可爱、时而严肃的“反差萌”给大家带来欢乐;哪怕反复咳喘、体力难支,他依然不哭不闹,紧咬牙关配合治疗。
由于疫情,监护室探视制度非常严格,爸爸妈妈无法床旁探视。为了缓解爸爸妈妈的焦虑和担忧,护士阿姨会录制小视频,捕捉小海的每一个努力配合治疗的瞬间,每一次微笑,每一个甜甜的睡容,让一家人隔着手机屏幕也能团圆。小海爸爸妈妈眼里的深爱,让人不禁潸然泪下;而小海带着眼泪的坚强,又让人分外心疼。
入院早期,因为疾病原因,小海需要持续佩戴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这让他难以适应。为了治疗顺利,避免耗氧增加、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医护人员细心陪伴、温柔地反复告诉他这是为了让他更快的好起来,同时轮番献出各种逗笑的绝招,转移他的注意力,陪伴他、呵护他,小海最终不再恐惧和抵触,坚持了下来。
由于原发疾病导致小海肌力降低、咳嗽无力、免疫能力低下,治疗过程并不像我们理想的那样顺利。在治疗过程中,本来逐渐缓解的病情出现反复,高热,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为了不让病情持续加重,同时避免气管插管,全体医护制定了更细致、更全面的治疗及护理方案:调整抗感染方案、加强每日肺部物理治疗、体位引流、吸痰、纤支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俯卧位通气等措施……终于,小海呼吸困难缓解,各项生命体征日趋平稳,无创呼吸机也能间断脱离,大家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除此之外,小海的双下肢不能自主移动,但感觉尚存,所以经常觉得不舒服。医护人员定时帮助他摆好舒适的体位,而且每天给他做肢体康复锻炼,帮助他锻炼肌肉、保持肢体的功能。过了几天,小家伙仿佛“赖”上了护士阿姨,还常常各种撒娇、卖萌让阿姨们给“按摩按摩”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海逐渐病情好转,还收到了一份礼物——一副玩具钓鱼竿,收到礼物的小海高兴极了,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每天都会用他那只有一点点力气的小手拿着小鱼杆,钩钩这里钩钩那里,衣服、床单、吸氧管似乎都成了他眼里的“小鱼”,睡觉的时候小鱼杆都舍不得放下。
小海的病情终于稳定了,转出我们重症医学专科的这天,看着小海投向爸爸妈妈的盼望眼神,看着一家人相拥而泣,我们不由心生自豪。这,不正是我们身着“白甲”的原因吗?
重症医学科的大门,拦不住父母对孩子深沉的爱,拦不住医护人员的真心照料。门外,是孩子父母驻足等待的身影;门内,是医护们严谨的诊疗和体贴的照料。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我们重症人一直在努力!儿童重症医学专科的医护阿姨们祝愿小海继续努力、坚强地去迎接病魔的每一次挑战,快乐一直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