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济丸、保和丸,一字之差,药效各异!
保济丸和保和丸,
傻傻分不清楚?
腹胀,没有食欲,
呕吐,拉肚子……
我是不是该来点保济丸?
不对,怎么药柜里还有个叫保和丸,
名字这么像?
有什么不同吗?
我该选哪个?
啊啊啊啊……
保济丸和保和丸主治的证型不同,但是两种不同的证型所引发的症状都是以肠胃反应为主,均表现为胃胀、腹痛、呕吐等,因此,在应用上容易让人混淆。虽然两者都有和中(调和脾胃)的作用,但是处方组成完全不一样,功效主治也有所区别。
类别
组成
功效
保济丸
祛暑解表剂
广藿香、苍术、化橘红、白芷、厚朴、木香、菊花、蒺藜、薄荷、茯苓、薏苡、广东神曲、稻芽、葛根、天花粉、钩藤
解表,祛湿,和中
保和丸
消导剂
焦山楂、半夏(制)、陈皮、炒莱菔子、六神曲(炒)、茯苓、连翘、炒麦芽
消食,导滞,和胃
保济丸
保济丸是祛暑解表剂,有解表,祛湿,和中的作用。保济丸中的广藿香芳香辛散、解表化湿兼能止呕;苍术、化橘红、白芷发表散寒,燥湿宽中;厚朴燥湿除满,下气和中,共为主药。辅以菊花、蒺藜、薄荷解表祛邪;茯苓、薏苡仁淡渗利湿;神曲、稻芽醒脾健胃;葛根升清止泻;天花粉生津以防阴液受伤;另配以钩藤既起清透作用,又可防脾虚肝盛而生风,共为佐使药。
夏天不仅天气热,雨水也多,当两者交织在一起便形成夏季特有的致病邪气——暑湿,人如果从酷热的户外骤然进入低温的空调室内,或贪食冷饮,饮食不洁,就容易受暑湿之邪侵袭机体引起感冒、腹痛腹泻、呕吐等,这时候保济丸可以派上用场。
但注意:外感燥热者不宜服用,孕妇禁用。以剧烈恶心、呕吐、腹泻不止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胃炎,保济丸的作用非常有限,此时应尽快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保和丸
保和丸的主要功效是消食、和胃,属消导剂,适合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厚味造成的肠胃“超载”而引起诸如恶心呕吐、腹部胀满、大便秘结等症状。小孩子如果喂养不当、乳食不节,长期食滞,引起疳积,也适用。
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原方仅有7味药,后世医书和中成药则加多一味“麦芽”成了8味,组方简单却很精妙,大致可分以下3组:
▌第一组是消食药,临床常用的“焦三仙”组合:山楂(尤善消肉之积)、神曲(善消酒面之积)、炒麦芽(善消谷物淀粉之积),擅长化陈腐之积,另外加上莱菔子消积下气,效果更佳;
▌第二组是半夏,陈皮,茯苓,即二陈汤去甘草,能健脾化痰,因脾胃被食积所伤,以致水湿停滞,聚而成痰,导致呼吸系统症状,这是该方的高明之处;
▌第三组是连翘,中医认为,食积郁久易化热,连翘升浮宣散,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能预防食积可能导致的“后遗症”,如发热等症状。
读到这里,
相信大家对保济丸和保和丸
应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们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但是功效和主治却全然不同,
大家要记得根据需要注意辩证使用哦。
参考文献:
1.陈水英等.中药学专业知识(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3.蒲昭和.“保济丸”的传说及适应症[J].首都医药,2004,11:39.
4.朱旭,陈丽斌,纪立金.《丹溪心法》之保和丸刍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01.34(1):265-267.
来源:药知一二郑智敏
投稿邮箱:gzno1hos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