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你不知道的养生秘诀!
秋
分
Autumn
Equinox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记载:“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从农历而言,“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从秋分这一天起,太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而秋分正好是白天和夜晚一样长;秋分之后,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也逐渐加大。
饮食
白色蔬菜养阴生津
夏天津液损耗严重,入秋后,气候又干燥,可以多吃些养阴生津的蔬菜。而白色蔬菜一般津液比较浓。有白萝卜、花菜、百合、山药、莲藕等。
多喝汤滋润肺腑
秋季干燥气候容易使人的水分蒸发加快,从而使人有不同程度“干燥感”,中医认为燥易伤肺,津亏液少。因此,秋天适当喝些保健汤水,既滋阴润肺,又可及时补充水分。藕、土豆、山药都是煲汤佳品。
多食水果防干燥
秋分时节天气干燥,要多吃水果。水果中以梨为首选,其次,像荸荠、香蕉等也是良好的润燥之物。
秋分可药补
在秋分节气的养生中要注重对肺脾肾三脏养护,适当选用一些中草药煎服是很有效的办法。党参、芡实、白术、苍术、茯苓能补脾祛湿止泻;芡实可防病延年;莲子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固涩止带,养心安神;莲子和人参、黄芪、大枣、茯苓同用,可补脾益气;莲子、芡实、酸枣仁、五味子有益肾气,宁心安神助眠;百合与银耳同炖为羮,有很好的润燥补肺的作用。秋季进补也不可乱补,进补需对证,否则将适得其反。
适当“秋冻”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天有“薄衣御寒”的养生之道。但由于昼夜温差大,体质虚弱者或老人、儿童,注意早晚保暖,夜间入睡后要盖好被子,以防腹部受凉。
运动养生
金秋季节,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登山、慢跑、散步、打球都是很好的选择,特别是登山,可以改善人体的循环系统,增加肺活量,激发快乐和活力。
秋季运动,必须注意“三防”。一防受凉感冒。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应等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外衣。尤其是老年人外出运动更要注意早晚温差,以免受凉。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物,避免吹凉风。二防运动损伤。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中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调控能力下降,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三防运动过度。秋天是锻炼的大好时机,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因此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
精神保持平和安宁
在精神方面,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人们的情绪未免有些垂暮之感。这时,应保持神志安宁,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治未病中心
治未病中心于2011年在我院汇东分院挂牌成立,2014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新增项目建设单位。中心现有医务人员16人,其中主任中医师6人,副主任中医师5人,主治医师2人,研究生学历5人。中心分设健康筛查、健康信息采集、体质辨识、健康指导、健康干预等区域,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力争让大众不生病、少生病、不生大病为宗旨。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辩证运用中医药技术,彰显“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精髓。中心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及体质辨识系统对广大群众进行体质判定,据此制定一套完整的个体化中医药养生方案(包括饮食、起居、情志指导调理或药物干预),并对易患疾病作初步分析和预测,同时运用中药汤剂、膏方、针灸、熏蒸、理疗、穴位敷贴等方法减少体质中的不利因素,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咨询电话:0813-8204325
点击下方公众号
查看更多疫情防控信息
推荐阅读
转发收藏!自贡疫情防控报备电话汇总
紧急提醒!从外地到(返)自贡人员须主动报备
收藏!自贡最新便民核酸采样点,给你整理好了!
供稿:治未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