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儋州市人民医院院感团队为儋州第一方舱医院保驾护航
院感最主要的工作是对医务人员进行防止医源性感染培训、对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消毒管理工作、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审核及使用后处理等等工作,旨在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在发生医疗活动中避免发生感染的情况。由此可见院感办在每个医疗卫生机构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室,院感工作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在从事具有高传染性的医疗活动中尤为重要。
8月新冠肺炎疫情悄然袭来,为防止院感事件的发生,避免无谓的非战斗性“减员”,儋州市人民医院院感办首当其冲将战线从后台移至一线,无论是在医院人流量较大的发热门诊、急诊、门诊还是方舱医院直接面对确诊患者都有院感人的身影出现。
8月8日,院感办3人作为随队出发驻点儋州第一方舱医院工作的主力科室之一,自抵达方舱医院的那一刻起就开启了“连轴转”模式。特别是8月8日至8月10日未正式接收患者的3天时间里,院感办要赶在开舱前将一个空荡荡的、将近2万平分米、总计2040张床位的场馆改建成一所满足院感要求的医院。由于时间仓促,由郑瑞花主任带队的院感办时刻紧盯现场施工进度,并按区域进行施工和院感规划同步进行,只有争分夺秒才能按时完成方舱医院的患者收治工作,为此他们加班加点带着现场的工作人员在方舱医院内对所有区域按院感要求进行划分,脱卸区、医疗废物处理转运人员、消杀小组人员的休息场所的建置等分区标识以及消毒设备的安装、电插座、洗手池的设置、洁具工具、医疗废物桶等设施设备的安装。基础设施逐步完成后,还需要根据各方的需求时不时进行调整,同时他们即将面临入舱人员的院感培训工作,这项工作从开舱到闭舱无时无刻都在进行者。由于进入舱内工作的保洁、安保、后勤等人员大多数是没有医疗背景的社会临聘人员,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好院感防护知识、穿脱防护服、熟悉舱内区域划分、入舱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避免职业暴露和职业暴露之后的应急处理流程,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培训和反复实践才能完成的一件事。
“方舱医院内的工作人员对院感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的运营和舱内人员的身心健康”郑瑞花说到,“为确保每个人都完全掌握院感知识,只有彻夜不眠的对即将入舱的工作人员进行反复的培训和考核。”为此,郑瑞花和她的院感团队采用日培训,夜培训,现场培训,线上培训,视频分享培训等多种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每次培训完毕后队员都需要自行反复穿脱防护服。考核时,郑瑞花还会用近乎严苛的态度和责任对每一位队员脱衣流程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继续参加培训直至考核合格为止。截止儋州第一方舱医院闭舱,院感组共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考核60余场,累计培训5472人次。
“压力非常大,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都要时刻紧盯。”郑瑞花说:“舱内病毒浓度非常高,因此队员的感控工作从驻地到舱内都需要严格把控。”为了确保院感防控做到位,郑瑞花要求进入方舱的工作人员尽量少说话,时刻要留意自己的面屏、口罩、防护服等等防护措施有没有存在破损、漏气、不严等情况,如果发现有问题的要第一时间报告和停止工作,并立刻采取职业暴露的紧急处置流程。为规避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实行“定舱、定点、定岗、单人单宿”的管理方案,无论是吃饭、居住、培训等都必须实行严格的“一米距离”、“不串门”、“七步洗手法”等院感防控要求。
“院感无小事,处处是细节。”第二批援鄂抗击疫情人员、首批随队抵达的驻方舱工作人员之一,并且坚持到闭舱消杀、封舱后才离开的院感办潘聪说:“院感办作为方舱医院的开舱保障队和闭舱的殿后队,无论是院感分区的规划、人员的培训还是舱内的垃圾处理、消杀等工作都需要认真对待!”院感办从方舱医院的前期准备,到后期的消杀封舱都需要全程参与,在方舱医院运维的工程中,还需要全天24小时紧盯舱内的视频监控,防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同时还要紧紧盯住舱内的涉疫垃圾打包、消杀、转运过程中的院感控制,除此之外还要指导消杀人员消杀液的配比、对舱内的环境进行消杀和物表采样工作。
最困难的事当属受台风天影响下,方舱医院的院感防控工作。海南的台风,风不一定大,但是至少伴随连绵几天的雨水天气,为避免在舱内、舱外工作人员的防护服淋湿,导致防护功能失效。院感团队们连续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制定改造脱卸区、链接各方舱通道的搭建和准备一次性雨衣、水鞋等防护装备。由于事出突然,并且事情急需要解决,郑瑞花、陈春胜、潘聪等院感人员连夜组织人员对场地进行改造、划分区和消杀等一系列工作,经过一夜未眠的努力,终于赶在换班人员进出舱时,搭建起了满足院感要求的脱卸区和链接通道。
“用最好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医院,是院感人的职责、和担当!”郑瑞花说。
撰稿|郑瑞花(院感办)
审核|廖理英(党委办)
责编|郑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