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嗓子”变成“哑嗓子” ,老师为何被这些病“盯上”?
来源于江门妇幼健康订阅号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开学季来了,教师节也快到了,但农林双朗小学的李老师却开心不起来。声音嘶哑、咽部刺痛,几个月来的嗓子不舒服,让他对新学期的到来忧心忡忡。
高强度用声
“金嗓子”变成“哑嗓子”
李老师是一名音乐老师,平时上课、唱歌经常会用到嗓子,嗓子对他而言就像金子一样宝贵。但最近几个月,他反复出现咽部发干、刺痛,声音嘶哑,有时候甚至说不出话。
“之前也会经常出现短暂性的声音嘶哑、喉咙痛的情况,多喝水或减少讲话后,症状有所好转。但这次发病断断续续4个多月了,一直不见好转。”近日,李老师来到我院就诊,他向眼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李健忠倾诉说。
▲声带小结成为教师常见病。图为李健忠为患者检查咽部。
李健忠为她进行喉镜检查后发现,李老师声带充血、增厚、闭合不良,符合声带小结的诊断。“授课说话多、大声说话是教师群体的日常写照,由此引发的嗓音健康问题也比较普遍。”李健忠说,老师们最常见的就是声带小结。
声带小结又称教师小结、歌唱者小结,是慢性喉炎的一种表现,其症状是反复发作的声音嘶哑,休声后可以缓解。长期过度说话或者说话强度过大,容易引发声带小结。
李健忠表示,老师们授课时不要长期大声说话,可以使用扩声器,注意授课时长,适当让声带休息。课间、下班后,尽量闭口休息,而且要少高声说话。平时锻炼身体,避免清嗓,规律作息,保持心情愉快;不吸烟、不喝酒,多喝水;多食用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少食糖分过多、干燥、刺激性的食物。
当出现声音嘶哑时,老师们要及时休声,避免持续高强度用声,让声带得到充分的休息;根据病情,必要时前往医院行专科检查;对于明确较小的声带小结,可以进行嗓音训练治疗。
日常护嗓小药方:
润喉汤:沙参20克、麦冬15克、石斛15克、玉竹15克、桔梗15克、甘草5克,泡水服。
利咽汤:射干15克、桔梗15克、牛蒡20克、菊花15克、甘草5克,泡水服。
声明:本文仅为妇幼健康科普,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江门日报
来源:江门日报
编审(二级):健康教育科何韫聪
审发(三级):健康教育科宋洁
健康教育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