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小的起搏器如何植入心脏? 北海市人民医院这几场手术改变了Ta们的命运
心脏停搏近5.3秒,将一颗全球最小的起搏器植入心脏,术后仅3天就可出院;室性早搏达2.7万多次,通过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这一数字直接降为0;饱受房颤困扰10余年,在心腔内超声导管引导下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术,术中就恢复正常心律……
▲医院在心腔内超声导管引导下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术。
截至目前,北海市人民医院已先后为12名心律失常患者成功开展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总数居广西第二位。
早搏数由2.7万次降为0
8月24日,18岁的小唐(化姓)来到北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复查,根据动态心电图显示,他的室性早搏数为0。
去年年底,小唐在参加高考体检时被发现心律失常,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也就是心脏跳动不规律,很容易引发心慌,注意力不集中,情况严重还会引起心力衰竭。”北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周骏说,小唐的早搏总数达到2.7万次,占全天总心搏的四分之一。
相关专家会诊后,小唐被推进手术室。医生先在他的大腿股静脉穿刺了一个2.5毫米的小孔,将一根消融导管送入小唐心脏,再通过一系列操作找到他的早搏所在位置,利用射频能量将早搏点消除。
术后的小唐很快康复。今年6月,他顺利参加高考并如愿考上了武汉一所211大学。
困扰10余年的房颤6小时消除
来自广东的吴女士长期旅居在北海。68岁的她已经饱受房颤困扰10余年,多次的药物治疗也不理想,今年年初,她还出现了心悸、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5月24日,吴女士来到北海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门诊就诊,次日转到心内科进行治疗。经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吴女士的心房明显比正常人要大,这也与持续性的心房颤动有关。
“患者的心脏就像是一个充满气的‘气球’,用常规方法进行房间隔穿刺及射频消融术,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气球’破裂!”考虑到吴女士的情况,该院心内科团队决定给患者在心腔内超声导管引导下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术。
5月30下午,在超声介入的帮助下,手术团队从患者股静脉穿刺导入。手术期间,穿刺针的位置、路线,心脏的内部结构,射频消融的靶点等,全部清晰地在心腔内超声显示屏上呈现。
▲手术中心腔内超声建立心脏模型。
经过6小时的手术后,术中就恢复正常心律的吴女士心慌、气喘等症状都已得到明显缓解。
▲患者术后顺利康复。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居广西第二位
今年4月,北海市人民医院收治了一名胸闷、气喘的81岁患者。这名患者患有阿尔兹海默症。
经诊断,患者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跳时快时慢,甚至有停搏现象。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慢的时候,患者心脏最长停搏了将近5.3秒。与家属沟通后,医院决定为患者实施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
“传统的起搏器有两条导线,导线连接心脏,发射器则需切开皮肤,埋进胸口皮下。考虑到患者有认知功能障碍,会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不停地抓挠放入心脏起搏器的位置,抓破皮就会导致感染,甚至引起心内膜炎,威胁生命。”上述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周骏介绍,这一情况下,他们采用了最新的起搏技术,也就是将无导线的小型起搏器植入心脏。
“这是目前全球最小的心脏起搏器。”周骏告诉记者,相较于传统起搏器,无导线起搏器体积缩小了93%,能够直接放置在心脏处,患者不会因为异物感而不停抓挠,为患者的后续恢复带来了极大便利。
▲传统起搏器(左)与无导线起搏器(右)
这颗小小的起搏器是如何植入心脏的?该院心血管内科团队与麻醉科通力配合,通过麻醉科全麻处理,先后攻克了患者大腿血管迂曲、器械推送困难等难关,成功将起搏器植入其心脏。手术后3天,患者已康复出院。
记者了解到,通常情况下,心律失常介入手术包括心脏起搏器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心脏射频消融等手术,目前,北海市人民医院均可独立完成。
▲北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
截至目前,该院已先后为12名心律失常患者成功开展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完成总数居广西第二位。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彭庆
上一篇:普仁医院时期留存的水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