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年磨一剑,西京医院皮肤科面部致死性肉芽肿研究获重大突破
近日,西京医院皮肤科高天文、王雷团队经过20年余年的不懈努力,探明“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发病机制,并在著名感染病学期刊EmergingMicrobes&Infec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BalamuthiamandrillarisinfectioninChina:aretrospectivereportof28cases的临床研究最新成果。文章第一作者为王雷副教授,通讯作者为高天文教授。
1996年,高天文教授发现一些特殊的皮肤病患者,在头面部外伤后形成局部肉芽肿,患者病情逐渐发展最终死于颅内感染。高天文教授总结了此类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将其命名为“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Fatalbacterialgranulomaaftertrauma)”,当时初步认为该病可能是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所致。该结果公布后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此研究成果于2001年入选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荣获2008年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
20余年来,西京医院皮肤科对这一疾病展开持续不断的探究。近日,以王雷副教授为主的研究人员利用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最终证明这种严重的致死性皮肤病是由巴拉姆希阿米巴(Balamuthiamandrillaris)感染所致,高天文教授建议使用新的疾病名称“外伤后致死性阿米巴肉芽肿(Fatalamebicgranulomaaftertrauma)”,以强调本病的高致死性与皮肤外伤的密切关系以及其致病原因。本次研究总结了19992018年间西京医院皮肤科接诊的2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这些患者来自于中国大陆12个省份,其中半数为儿童,所有患者均表现为皮肤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但多数最终进展为脑炎并导致死亡。通过免疫组化等方法,在所有皮肤组织及4例脑组织中鉴定出巴拉姆希阿米巴。
此项工作共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西京医院科研经费支持,近20年,西京医院皮肤科共有7位硕、博士研究生参与了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探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对于这一疾病的研究,也得到了国内知名皮肤科专家朱学骏教授、李若瑜教授、张建中教授、马琳教授、罗燕教授、张西克教授等的大力支持。同时西京医院相关科室,包括检验科、放射科、病理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等也给予了大力协助。
本项临床研究是西京医院皮肤科研究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本项研究的发表能让更多皮肤科、病理科、神经科和儿科专家关注到该疾病,进一步提高疾病的救治水平,挽救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