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多是排毒?小心这些内分泌疾病
今年的“三伏天”长达40天,
北方开启“炙烤”模式,
南方开启“桑拿”模式。
进入三伏天以后,
爱出汗的人每天都是大汗淋漓。
出汗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比如人类正常体温一般维持在37℃左右,为了保持较为恒定的体温,人就需要靠出汗来发散多余的热量。这个功能一般由神经系统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
适量出汗可以帮助调节体温、排出寒湿。但如果出汗突然增多,要警惕这些内分泌性疾病。
01
下丘脑性多汗
下丘脑是重要的神经内分泌中枢,可以说是整个内分泌系统的最高司令部,体温调节中枢就在下丘脑。
下丘脑功能失调而引起体温调节中枢障碍,通过大量出汗以保持体温调定点的降低,则出现发作性低体温伴多汗。
02
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是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GH)过多所致的体型和内脏器官异常肥大。
在青春期少年表现为巨人症(gigantism),在成年人则表现为肢端肥大症,可出现颅骨增厚、头颅及面容宽大、颧骨高、下颌突出、牙齿稀疏和咬合不良、手脚粗大、驼背、皮肤粗糙、毛发增多、色素沉着、鼻唇和舌肥大、声带肥厚和音调低粗等表现。
可以出现油样皮肤、多汗等表现,多汗部位通常分布在面、头部、手足。
03
甲状腺毒症
分类:甲亢(Graves病)、甲状腺炎(无功能)。
甲状腺毒症者可以表现为精神紧张、易怒、不动也会出汗、动辄大汗、胃口大但人消瘦。
多汗部位:手臂、股内侧、上胸部。
多汗原理:促甲状腺素升高,激活甲状腺,调节交感神经活性,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代谢增加,产热及散热增加,汗腺增加。
04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长期控制不佳,还可能引起植物神经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汗腺神经传导速度下降。
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自主神经病变,其中皮肤泌汗功能减弱,可出现足部皮肤干燥皲裂,易引发细菌感染。
05
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即可诊断低血糖。
血糖降低时,交感神经兴奋,可出现心悸、大汗淋漓、手足震颤,面色苍白、浑身无力等表现。
06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主要分泌儿茶酚胺,某些患者可因长期高血压致严重的心、脑、肾损害或因突发严重高血压而导致危象,但如能及时、早期获得诊断和治疗,是一种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病。
高浓度的肾上腺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交感神经系统而使耗氧量增加,基础代谢率增高可致发热、消瘦,儿茶酚胺通过血脑屏障,激活中枢性散热机理。
嗜铬细胞瘤的多汗是呈阵发性大汗,同时伴有心慌、四肢发凉等。另外还可伴有鼻红粒病(继发于多汗)。
07
围绝经期
更年期指女性的绝经过渡期,现称作围绝经期,在此期间出现潮热,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围绝经期的妇女雌激素水平会快速降低,雌激素减少会导致大脑错误的向心脏传递信息,心脏收缩,射出更多的血液,汗腺大量开放,分泌更多的汗液,引发器官和组织变化,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其中最典型的症状是潮热、潮红。
1.夏季适合清淡饮食,尽量少食辛辣肥腻、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2.多吃新鲜蔬果和肉类,有益于补充电解质和矿物质。
3.出汗后可以补充运动饮料,盐分和糖分的需求,最经济实惠的就是白开水+少量盐。
4.夏季着装宽松和透气的衣服鞋子,纠正老人家焐热的习惯。
5.劳逸结合,确保良好的睡眠和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
6.保持个人卫生,勤换洗衣服,平时保持皮肤的干燥与清洁,不要让污物阻塞汗腺及毛孔。
7.口罩和卫生安全距离仍要保持,在空旷及通风地方,也可以给面部解解绑,减少面部汗水引起皮肤不适。
8.对异常出汗要积极诊断及治疗,莫耽误病情。
✦✦
审核专家
叶林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病的诊断及治疗。
门诊出诊时间:周四下午、周五上午
来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内科谢沂均
投稿邮箱:gzno1hos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