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巴掌宝宝”出院了
体重790克,身长33厘米,早产了近4个月的“巴掌宝宝”健康出院了。她叫小“唯一”,由于母亲身体的原因,小唯一将会是这个家庭唯一的孩子。“小唯一”26周就出生了,巴掌大的身体,艰难地呼吸,胶冻样青紫的皮肤,血管清晰可见。呼吸、营养、循环、感染,“小唯一”以其顽强的生命力 详细»
-
-
小伙喝酒致“胃病” 竟是胰腺惹的祸
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区肝胆胰外科(5)病区走廊里出现了一个神色慌张的女士,她推着轮椅,轮椅上坐着一位垂着头痛苦呻吟的男士。病区的医生、护士立即奔赴患者身旁,赵龙栓主任带领医生团队立即为患者进行问诊及体格检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并下达医嘱,护理团队紧密配合,有条 详细»
-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瑞芳教授主编的《超声检查面面观》荣获豫版好书优秀奖
4月21日,河南省委宣传部揭晓了2021年度豫版好书评选结果,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张瑞芳教授主编的《超声检查面面观》荣获豫版好书优秀奖。《超声检查面面观》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主任张瑞芳教授带领科室各亚专业学组编写的超声科普类书籍。该书结合编者多年超声医学一线经 详细»
-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白”核酸采集现场上演生死时速
“有人晕倒了,快来救人啊”,在参加郑州市全民核酸采集的过程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综合医学部介入科二病区护士史婉秋和口腔颌面外科护士刘艳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幕,最终成功抢救了一名呼吸心跳骤停的老人。正在执行全民核酸检测任务的史婉秋突然听到呼救声,远远看到一名老人倒 详细»
-
-
病房日常︱倔强老头儿变成了暖心大爷
温暖的阳光自玻璃窗中洒满了郑大一附院南院区介入科二病区,冬日的午后静谧得可爱。正值换班时间,“铃铃铃…”一阵熟悉又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电话里,一位71岁诊断为肺栓塞的老先生急需转入介入科,病情危重,病区立即着手准备迎接,心电监护仪、氧气瓶、距离护士站最近的病房……老先生 详细»
-
-
良好睡眠 健康同行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2022年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
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睡眠健康的认识,促进睡眠改善,3月19日上午,在第22个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在河医院区门诊楼广场,开展以“良好睡眠,健康同行”为主题的世界睡眠日义诊咨询和健康宣教活动。活动伊始,精神医学科为在年初新冠疫情期间,支援安阳隔 详细»
-
-
绿色通道护佑武警战士顺利手术如期归队
日前,郑大一附院男科主任王瑞教授采用精囊腺镜治疗技术,成功为一名武警战士解除射精管梗阻,为其家庭“孕育计划”解除隐患。来自西安的患者李先生(化名)婚后一年,妻子一直未孕,经查,发现自己是无精症患者,曾在当地多方求医,均未见好转,经人介绍,3月18日下午来到郑大一附院男科 详细»
-
-
肝胆胰外二科:光动力治疗不可切除胆管癌效果显著
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肝胆胰外二科翟文龙教授运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8例不可切除胆管癌。接受治疗后,8例患者获益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存活期得以延长,这些真实的案例也更加确定了PD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光动力疗法是指相应波长的激光激发聚集在肿瘤组织的光敏 详细»
-
-
3D打印助力整形外科颞部严重凹陷完美填充
近日,整形外科李广帅教授团队联合3D打印中心吴艳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成年女性外伤后颞部(头部太阳穴周围)严重凹陷患者实施了3D打印聚醚醚酮(PEEKOPTIMALT1)材料“叠加”颞区填充术,手术过程顺利,凹陷填充效果满意,患者顺利康复出院。46岁的女性患者孙某,1年前 详细»
-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修复重建科:皮瓣总动员助力疑难修复完美呈现
为了追求完美,一个多月前,张女士(化名)在某医院做了乳晕切口隆乳+乳房悬吊手术。没想到术后,张女士的乳房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双侧乳房的创面无法愈合,出现了溃烂,张女士感到痛苦万分。经多方打听,慕名找到了郑大一附院烧伤修复重建科主任崔正军教授,经过崔教授的仔细检查后,发现 详细»
-
-
46斤,妇科五病区成功切除罕见巨大子宫肌瘤
日前,妇科五病区李留霞教授团队为一位49岁患者切除了重达46斤的罕见巨大浆膜下子宫肌瘤(合并肿瘤蒂扭转、梗死、囊性变及囊内出血),并成功保留子宫和卵巢。49岁的张女士,10余年前发现下腹部拳头大包块并逐渐增大,一直未到医院规范诊治。近2月腹部明显膨大伴腹胀腹痛,随之出现 详细»
-
-
给生命以奇迹 ——重症患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二重获新生
日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二主任苑中甫教授带领常蕾副教授、聂芳芳主治医师顺利完成了一例33岁女性患者的盆腔巨大肿物切除术。33岁的婵婵(化名)体型消瘦,体重不足70斤,可肚子高高隆起,不仅影响美观,就连日常行走也需要父母进行搀扶。原来她的体内有一个184*264mm 详细»
-
-
刘玉峰教授当选河南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2月25日,河南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会换届会议通过线上的方式召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刘玉峰教授顺利当选河南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一届主任委员,张建江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伟教授,河南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怀立教授, 详细»
-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治疗门诊正式开诊
2月28日上午,经过前期充分筹备的麻醉治疗门诊在东院区门诊三楼国际医学部正式开诊。医务处、门诊办、护理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部、国际医学部、精神医学科等相关人员参加开诊仪式。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部副主任邢娜教授主持开诊仪式。“开设麻醉治疗门诊具有非常重要的 详细»
-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举行国际罕见病日大型义诊科普活动
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为“国际罕见病日”。2022年2月28日是第十五个国际罕见病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在河医院区门诊广场举办“为罕而聚共创未来”大型义诊科普活动,彰显医务工作者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和使命。儿科党支部书记安金斗带领各病区义诊专家、党员志愿者、南丁格尔 详细»
-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第十七次“生殖健康及不孕不育诊治科普讲座和公益诊疗”活动
为迎接和庆祝“三八”妇女节,3月5日下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在东院区第二学术报告厅举办生殖健康及不孕不育诊治科普讲座和公益诊疗活动。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常务副院长、河南省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郭艺红教授在开幕上致辞,并同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的多位专家一起做精 详细»
-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三科举行“关爱女性,呵护乳房”公益活动
“遇见郑大一附院,遇见葛主任是我生命里的一束光,让我看到了不只是生,更是希望……”朱女士激动地拥抱着乳腺外三科葛新主任,诉说着她在患病期间种种跌宕起伏的感人故事。这是3月6日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三科精心筹备的迎三八节“关爱女性,呵护乳房”的患者教育公益活动。会议 详细»
-
-
神经介入科 创新勇拓新技术响应国家医保政策
日前,神经介入科管生教授团队采用经桡动脉入路血管内介入治疗方式,仅用三根弹簧圈为一例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段起始处大动脉瘤患者进行了动脉瘤填塞手术,小材料解决大问题。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极大的降低了穿刺部位出血、血肿、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穿刺点位于手部,患者术后无须制动, 详细»
-
-
南院区成功开展3CG尖端定位系统辅助PICC导管技术
近日,郑大一附院南院区肿瘤科二病区(5)中心护理团队,运用国内最新3CG尖端定位装置,成功为一名肿瘤患者筑起静脉通路,标志着南院区PICC技术和静脉输液治疗实现新突破。3CG尖端定位系统是通过磁场跟踪和患者心电图来实时确定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置。近年来,ECG(腔内心电图 详细»
-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院内首例脊髓性肌萎缩症儿童诺西那生钠鞘内注射治疗
3月12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神经专业团队顺利为一例伴脊柱侧弯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进行了诺西那生钠鞘内注射治疗。这个患者是该药物大幅降价并纳入医保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内首例接受治疗的患者。13岁的患者小媛(化名)来自一个不幸的家庭,从1岁半开始出现运 详细»